人经过白天的忙碌劳动和工作后,每个人都需要一场安稳的睡眠来恢复精力。植物也一样。植物是有生命的生物。美国科学家恩瑞特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使得在相同的环境中,睡觉的植物比不睡觉的植物生存竞争力更强。
最后科学家总结了植物睡觉的原因: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总之,植物之所以要睡觉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
植物“睡觉”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也防止了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存能量、保湿的作用。睡莲的花蕊非常娇嫩,睡莲花瓣在夜间闭合起来,就可以使自己的花蕊免受冻伤之害。所以,睡眠对于植物来说,实质上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中的光线、温度和湿度,使自己平安健康地生长发育而在长时间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保护性运动。睡眠对植物有很大好处,比如落花生和三叶草进入梦乡后,叶子在夜间静静地闭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也防止了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存能量、保湿的作用。
植物为什么会“睡觉”呢?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一书中说,这是“为了保护身体免受夜间低温的侵袭,所以采用闭上叶片的睡眠方法”。而20世纪70年代生物钟理论权威则认为,这是为了防止月光引起生物钟的复位。不管植物“睡觉”是为了躲避夜间的低温还是夜间明亮的月光,这些说法都缺乏实验上的科学依据,也就是说人们还没有制造出不“睡觉”的植物。
科学家们曾针对“一株铁扫帚”合成了能够强行阻碍其“睡眠”的物质,并将这种物质作用于“一株铁扫帚”。果然,它的叶片就张开了。但这种植物却因此患上了“失眠症”——叶片一直处于张开状态。由于长期“失眠”,这株植物受到了伤害,两周后完全枯萎。这一实验也证明了“睡眠运动”是植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现象。
本文来自作者[松兴翰]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2%91%A2%E6%A4%8D%E7%89%A9%E4%B8%BA%E4%BB%80%E4%B9%88%E9%9C%80%E8%A6%81%E7%9D%A1%E7%9C%A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松兴翰”!
希望本篇文章《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人经过白天的忙碌劳动和工作后,每个人都需要一场安稳的睡眠来恢复精力。植物也一样。植物是有生命的生物。美国科学家恩瑞特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