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得癌症了,老天又要收走一条命了”,这样的话,也记不清听了多少遍。“癌症”仿佛是一个新时代的恶魔,确诊的人大多被打上了死亡的标签。原以为这是个新词儿,是环境污染的产物。细读《癌症传》才知,它纵贯古今。只不过有关于这个疾病的记载相对而言不那么多罢了。
古埃及御医的残存文稿 :公元前26世纪的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左塞有一位御医,叫印和阗(tián)。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所医学院,治疗过超200种疾病,死后被奉为神。
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推测认为是由印和阗所留。岁月婆娑,这张古老的莎草纸让我们可以对那个神秘的金字塔王国中的故事窥知一二。文稿记载了48个病例,每种病例都做了解剖描述、诊断、总结和预后。
其中第45个病例是对乳腺癌的描述,他将肿块比喻成果子,又硬又凉,在皮肤下蔓延,但是治疗这一项的记载是“没有治疗方法”。
波斯王后阿托莎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著有《历史》一书,被誉为西方的“史学之祖”。书中记录了一位波斯的公主,也是后来的王后,叫阿托莎。
她生活在公元前500年,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位地位超然的王后,据说疑似罹患乳腺癌。最初,她和许多人一样,面对这样的事情,羞于人言。到后来病情恶化,王后召来当时的一位御医诊治。在御医的劝说下,为她做了原始的乳房切除术。
对木乃伊的解剖 :众所周知,古埃及独特的风俗留给了后世一大批木乃伊。这些木乃伊,为古病理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对这些木乃伊的研究,可以透过几千年历史的迷雾,去了解那个年代真实存在的一些疾病。
奥夫德海德通过解剖一位35岁女性木乃伊,发现她生前曾罹患骨肉瘤,她的左臂有一块充满骨针的肿块;
葡萄牙科学家在对一具2500年前的男性木乃伊研究中发现,他曾罹患前列腺癌症,他的腰椎和骨盆间有高密度肿瘤;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研究人员在对木乃伊的穿透扫描中,发现了1例乳癌女性患者和1例骨髓癌男性患者。像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这样的研究证明,癌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我国的记载 :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对女性乳腺癌的记载,“高突如喦(yán)顶,烂深如喦壑”。
《黄帝内经》中有对预防癌症的记载“瘤者攻之,结者散之,可导而下之”。书中提到的“肠覃”。“石瘕”、“积聚”都是指肿瘤。
宋朝东轩居士所撰《卫济宝书》中第一次使用“癌”的病名。
《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写道“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透孔里,男者多发生于腹,女者多发生于乳,或颈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最早对癌的特征进行了阐述。
纵观历史洪流,癌症从古至今,都伴随这人类的繁衍生息。对这个恶魔的抗争,也从未停歇。癌症现在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十大疾病之一,但是恶魔的面孔也开始变得清晰。一代代的研究突破,总有一天,人类可以战胜病魔!
——来源《众病之王:癌症传》〔美〕悉达多·穆克吉
提起肿瘤,大多数人都闻之色变,如今各大医院的肿瘤科室昼夜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多少人因为绝望而嚎哭,多少人被迫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也有人因为一丝希望而喜极而泣,因为一个小小的帮助而感激涕零,癌症面前更多的人情绪堆叠、潸然泪下!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年因癌症而死去的人高达800万之多!在中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将不得不直面癌症这个人类疾病最凶险的敌人!癌症,就像那举着镰刀的死神,就站在我们身后不远的地方,狞笑地看着我们!
面对癌症这种极其复杂的疾病,很多人除了恐惧之外一无所知!虽然有关它的科学研究浩如烟海,但能将其深奥繁难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讲给普通读者听的著作少之又少,幸运的是,《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医学科普书出色的完成了这一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科普书籍之一,不单是一部详实严谨的科学经典,还称得上是一本史诗般的传记。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患者专访等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同时生动的、文学的写作手法,所描述的鲜活人物和历史事件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能取得如此成就,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和作家,他任教于哥伦比亚医学院,拥有自己的基础科学实验室,对抗癌领域的科研脉搏有着精准的把握;同时悉达多?穆克吉还是一名癌症专科医生,这使得他能在残忍的疾病与冰冷的学术知识之外,为书中引入鲜活、充满感情的个人故事!
悉达多?穆克吉读书时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药学院,读到牛津大学致癌病毒研究的博士学位,期间获得过罗氏奖学金,足以证明他的兴趣、爱好和眼界,让他的这本著作不仅限于学术研究与行医治病,书中严密流畅的行文结构;优雅大气的语言风格;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不输于许多文学著作!
在书中,悉达多?穆克吉通过三个重点内容,阐述了人类与癌症展开的悲壮战争,最终展示了抗癌战争的美好前景:癌症虽然可怕,但人类终将打赢这场持续千年的战争!
第一个重点:癌症并不是现代病,数千年来与人类如影随形!
很多人以为癌症是一种现代疾病,其实不然,癌症存在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的莎草纸上,就有过癌症的古老病历,一个美丽少女的乳房上,诡异地出现几个高高隆起的肿块,医生惊讶地发现,这些肿块居然是活的,并且迅速滋长蔓延,最终把原本活泼的女孩耗到油尽灯枯!
公元前400多年,闻名世界的波斯大帝大流士的皇后阿托莎,在自己引以为傲的乳房上,发现了一块血流不止的肿块,遍访全国名医,包括医术高超的宫廷名医,也无能为力。面对死亡,阿托沙孤注一掷,让她最信任的希腊奴隶德摩西迪斯,把整个乳房一切彻底切掉,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下来,并且还成了日后那场旷日持久的波斯与希腊战争的借口,诞生了马拉松、斯巴达三百勇士等流传千年的经典故事。
但是能经受住这种残酷而原始的手术,毕竟是少数人。古希腊一位名叫希波克拉底的医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套“四体液”理论,说人体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和黏液这四种体液构成,某种体液过量时,就会打乱平衡,引发癌症。
他的学生盖伦将“四体液”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认为,血液过量会引起局部红肿、胀痛等现象;黏液过量诱发结核、脓肿、黏膜炎等疾病;黄胆汁过量导致人皮肤变黄的黄疸;而癌症的元凶,就是这四种体液当中最凶险的黑胆汁!
根据盖伦和他的老师希波克拉底的观点,癌症就是黑胆汁淤积在身体的某个地方,凝结成不断增大的肿块,同时黑胆汁充满活性,四处弥漫,这和很多癌症发病的表现很一致,因此,这种“四体液”理论统治了医学界长达一千多年之久。
第二个重点:?消灭癌细胞的科学手段,也无法阻止癌细胞卷土重来!
之后随着科学特别是解剖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无论是在人的身体里,还是在肿瘤的内部,都没有所谓的“黑胆汁”存在。人类与癌症的抗争,不得不重新重视那位神奇痊愈的波斯皇后,切除肿瘤手术随着麻醉术和消毒术的问世,开始被广泛使用!
到了20世纪初,包括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在内的许多癌症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大量的临床病例告诉人们,只要能在这些癌症侵袭到其他器官之前,就底把它切除的话,很多癌症患者都会被治愈。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人们很快就发现,很多已经被彻底切除掉的癌症,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医生不得不采取更激进、更彻底的手术方式,对于可怜的病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残酷的肉刑!
更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手术的效果也让人大为失望,一项数据研究发现,在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病人当中,只有一半人活过了三年,另外一半患者,则死于复发的癌症。医生们必须寻找新的抗癌武器!
很快放射性元素镭被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击碎DNA链条的方式,杀灭那些正在快速分裂的细胞。于是,放射肿瘤学成为新的武器,开始对癌症患者身上的肿瘤发动攻击,放疗成为癌症患者们新的希望!
然而,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尚未扩散的癌症,放疗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对于已经扩散的癌症来说,放疗也是无能为力。更大的问题是,放射性光线不仅能杀死癌细胞,还会造成癌变,镭元素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就是因为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环境中,最终罹患白血病离开了人世!
于是,医生们开始思考:病人服用药品之后,药物成分也会随着体液的流动而走遍全身,那如果能够找到一种药物,它既可以对癌细胞发起攻击,又不会损伤其他健康的细胞,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治疗癌症的一把最犀利的武器呢?这就是化学疗法的观念。
接下来随着化学技术的发展,一位名叫法伯的美国医生发现,有一种叫做叶酸拮抗剂的药品,可以对癌细胞发起攻击,它虽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些损害,但却能彻底杀死白血病细胞。权衡利弊之后,这种化学疗法始在临床上使用。
然而药物使用的量是埋藏在化疗里的定时炸弹,药物用的太少,癌细胞难以被消灭;药物用的太多,病人虚弱的身体,有可能承受不住强烈的副作用,先于癌细胞而逝去!同时还出现那些已经痊愈的患者们的癌细胞,又一次死灰复燃的现象。人们刚刚产生的一丝希望,又被癌症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
第三个重点:长期系统性的癌症治疗,与癌共舞才是人类的强大之处!
在这场漫长的抗癌之战中,人类虽然已经拿出了手术、放疗、化疗这三样武器,却仍然看不到胜利的曙光。这时,于是有些医生转变思路,要在病人罹患癌症之前,找到引起癌症的原因,从根本上预防癌症的发生。
大量直接阻断病因的预防方式,或者通过早期筛查,发现那些刚刚罹患癌症的患者,把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成为更积极使用的抗癌良方!
现代人类基因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强大的武器,一种像导弹一样,能够精确打击癌细胞的基因靶向药物。赫赛汀、格列卫等一系列靶向药物先后问世,癌症患者的福音终于来临,通过口服基因靶向药,癌症也像一种病程缓慢的疾病,虽然依旧可怕,但却没有那么残忍。
癌症作为这个自然界最核心、最原始、最顽强的生存需要与能力,甚至比人类更强大的、适应更强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如今的目标并不是彻底消灭癌症,而是选择和癌症共存,把它变成一种只要长期服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慢性病!
作者在本书中对个人的关注,超出了诸多同类科普读物,他对病人细致而克制的刻画,尤其令人动容,这些个体与癌症的故事,也超出个体的象征性的意义,成为一个物种不依不饶的、与致命的古老疾病的恒久战争,体现出人类的强大和智慧!
本文来自作者[碧荷]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4%BC%97%E7%97%85%E4%B9%8B%E7%8E%8B%E7%99%8C%E7%97%87%E4%BC%A0%20%E5%85%A8%E6%96%87%E5%9C%A8%E7%BA%BF%E9%98%85%E8%AF%BB.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碧荷”!
希望本篇文章《众病之王癌症传 全文在线阅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阿玉得癌症了,老天又要收走一条命了”,这样的话,也记不清听了多少遍。“癌症”仿佛是一个新时代的恶魔,确诊的人大多被打上了死亡的标签。原以为这是个新词儿,是环境污染的产物。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