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39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送血离心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送血回心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外分泌腺:有导管 唾液腺、汗腺
内分泌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
(2)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内分泌腺 分泌激素 作用 症状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骨的发育,调节生长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胰岛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61. 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62. 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6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
64.空中飞行的动物:
65.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66.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初一生物知识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否有应激性、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繁殖、能否呼吸、是否进行物质交换等。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
4、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6、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7、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8、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9、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
10、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11、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3页)
12、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4页)
13、昆虫体内没有骨骼,但体外有保护作用的外骨骼,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头、胸、腹,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14、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有无种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有无果实)。
15、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被子植物,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16、无种子植物三大类: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地钱、葫芦藓)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茎、叶(紫菜、海带、水绵)
18、植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所有生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P50页)
19、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20、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汁)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表述并判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重点)
2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3、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点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根尖的结构
根冠:保护作用
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分生组织。
伸长区:细胞能不断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内部形成导管,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芽中有分生组织,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幼苗形成后,茎、叶、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枝条由叶芽发育而成,花由花芽发育而成。
2、小麦、水稻、竹子等植物属居间生长。
三、木本植物茎的加粗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1)树皮:内侧部分叫韧皮部,里面有筛管
(2)形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形成新
的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所以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3)木质部:很硬,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
(4)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2、年轮:
同一年形成的木材,颜色是逐渐变新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叫年轮。
四、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
2、合理施肥,多用农家肥。
五、无土栽培:
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叫无土栽培。
初中生物必备知识点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
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本文来自作者[贺统轩]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5%88%9D%E4%B8%80%E4%B8%8B%E7%8F%AD%E5%AD%A6%E6%9C%9F%E7%94%9F%E7%89%A9%E7%9F%A5%E8%AF%86%E7%82%B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贺统轩”!
希望本篇文章《初一下班学期生物知识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第四单元39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