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马:(bèi mǎ)备好鞍辔,以供乘骑。
鞴马:(bèi mǎ)装备坐骑。鞴,车絥,覆盖在车轼上的一种饰物,这里指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
区别:“备马”重在“备”准备。“鞴马”重在“鞴”,装饰。
出处:“备马”出自《宋史·吴昌裔传》:“至於治兵足食之法,修车备马之事,乃缺略不讲。”
“鞴马”出自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长安 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
是“爬竿”,还是“爬杆”
输入你想查询的字段,比如“就”,点查询,CCL就产生出所有含“就”的语料,你可以把这些语料下载到你的电脑上,是txt的文本形式。更多更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直接看CCL的使用说明。在百度搜CCL即可找到。
体育项目爬杆,还是爬竿?
答:跟“撑?跳高”一样,先作“竿”,现作“杆”。
搜索“北大语料库”, “爬杆”和“爬竿”,是14比10。“爬杆”后来居上了。
《应用汉语词典》词条为“爬竿”,是保守了。
在现代出版物里,“杆”的势头明显强于“竿”。特别是“栏杆”,就是用竹子做的,自古到今都作“栏杆”,不能写作“栏竿”!
“旗竿”和“旗杆”也较量过,现在“旗竿”败北,已成定局,如《现代汉语词典》立的就是旗杆,并只字不提“旗竿”。
我相信,今后若再碰到“竿”和“杆”字的纷争,“竿”恐怕都难以取胜。
注:在古代形成的成语里,“竿”明显占上风,几乎就是它的一统天下。例如日上三竿立竿见影揭竿而起一竿子到底,这些成语里的“竿”,都不可写作“杆”字。揭竿而起义为高举义旗,起来反抗。揭:举起;竿:旗竿,代旗帜。按:今儿高高的“旗竿”,其材质多用木料(竹竿的长度有限),因此该词现在多写作“旗杆”,所以《现汉》立目的也作旗杆。
但八竿子打不着的“竿”,也可写作“杆”。
本文来自作者[乐之]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5%A4%87%E9%A9%AC%E4%B8%8E%E9%9E%B4%E9%A9%AC%E7%9A%84%E5%8C%BA%E5%88%AB%E4%BD%95%E5%9C%A8%EF%BC%9F.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乐之”!
希望本篇文章《备马与鞴马的区别何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备马:(bèi mǎ)备好鞍辔,以供乘骑。鞴马:(bèi mǎ)装备坐骑。鞴,车絥,覆盖在车轼上的一种饰物,这里指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区别:“备马”重在“备”准备。“鞴马”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