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考点(三)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主张研究意识
(1)构造心理学派——是冯特、铁钦纳。基本观点:①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用内省的方法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总之,该学派主张研究意识且主张分解意识从而研究其结构。
(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基本观点:①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意识流;)②强调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因此,该学派仍然强调研究意识且更侧重研究意识的功能。
(3)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该学派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反对分解意识。
(4)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二、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基本观点:①《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一书中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被称为“第一次革命”);②反对研究意识,直接研究行为;③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
三、反对行为主义,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
现代认知学派也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奈瑟、皮亚杰。基本观点:①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②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
四、独立于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综上所述,这几大心理学主要流派的关系整理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把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以及基本观点一一对应。下面让我们做几道题来巩固一下这部分知识点。
1.( )认为,学习者学会的是整个刺激情景的相对关系,而非单个刺激的特征。
A.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刺激 C.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D.西蒙的狭义心理学理论
1.答案A。解析: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反对分解意识。
2.不同心理学派关注的重点不同。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有什么元素构成,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行为主义学派则主要研究( )。
A.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B.构成意识的基本要素 C.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D.环境与人的关系
2.答案C。解析:A选项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是机能主义;B选项构成意识的基本要素是构造主义研究的;D项环境与人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也成为生态心理学所研究的;行为主义学派则主要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选择C。
3.(判断题)机能主义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
3.答案×。解析:机能主义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育的社会属性
?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主要体现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灭亡而灭亡,产生而产生,并不是国家,也不是民族等,这也是教育的社会性决定的。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教育的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使年轻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教育充当生产斗争工具的职能;
(2)使年轻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教育充当阶级斗争工具的职能。而这两种职能在任何社会都会得到体现。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个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具体来看,教育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教育内容的继承;其次是教育方法的继承。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易混淆点
历史性:不同时期不同点
所谓历史性是说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目的、内容等方面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而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历史性强调的是不同阶段的不同点。
历史继承性:不同时期的相同点
历史继承性,从内涵上来说,它更强调的是继承性。比如仁义礼智信从古代社会流传至今,因此,历史继承性说的是不同阶段的相同点。
习题:
1.国家灭亡,教育消失。(错);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国家灭亡,人类社会还存在,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2.日本跟韩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体现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注:以上内容在 师出教材 教育综合知识内容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大家应以教材作为基点,认真备考,夯实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决战2019教师招聘考试!
师出教育 ,起步于中国安徽,是国内知名的新任教师精细培养机构。师出教育从创立之初一直从事教师精细化辅导,包括教师招考笔试、面试,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到在职教师的优秀教案指导、展示课指导,教坛新星评选指导,职称评定指导等项目。师出拥有国内各省专业的师资库,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一线教师、教研专家。在安徽等省的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成绩卓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新任教师。依托完善的培训体系、课程开发能力和责心,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考生学有所得,受到考生广泛好评和家长的信任。
第一节 人类行为
章节重要考点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1、人类需要的含义:人类需要的含义、社会性与生物性、需要的作用和意义
2、人类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五种层次的基本需要)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3、人类需要的类型: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人类行为的含义:广义与侠义的界定、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德国社会心理学家乐温的观点
2、人类行为的类型:
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个体主观体验
3、人类行为的特点:5个
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章节精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内容的角度划分,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
A.发展需要和生存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D.生理性需要
答案:C
2.小欣在舞蹈课上,总是不断超越自己,挑战一个又一个的高难度动作。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站在自己梦寐以求的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现自己的舞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体现了马斯洛需要层理论中的什么需要()。
A.成长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答案:C
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行为、交往行为属于哪一类型的行为()。
A.反社会行为
B.习得行为
C.本能行为
D.偏差行为
答案:B
4.初中生小影平时学习很紧张,但她还是希望能挤出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去唱歌,打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小影的这种想法是出于()的需要。(2013)
A.归属与爱
B.发展
C.尊重
D.安全
答案:A
5.小孙是某中学初三学生,最近常常无缘无故地破坏公物,从人类行为性质和后果看,这属于一种()行为。(2008)
A.利己
B.利他
C.亲社会
D.反社会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6.在生存——关系——成长理论中,阿尔德弗尔提出了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成长需要主要对应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
A.尊重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E.归属需要
答案:AB
本文来自作者[破晓帝皇]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5%AE%89%E5%BE%BD%E6%95%99%E5%B8%88%E8%80%83%E7%BC%96%E3%80%8A%E6%95%99%E8%82%B2%E7%BB%BC%E5%90%88%E7%9F%A5%E8%AF%86%E3%80%8B%E8%80%83%E7%82%B9%EF%BC%88%E4%B8%89%EF%BC%8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破晓帝皇”!
希望本篇文章《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考点(三)》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考点(三)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主张研究意识(1)构造心理学派——是冯特、铁钦纳。基本观点:①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