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后果到了现代社会,还是有着其些许残留思想。不难发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丰富了而精神层次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让人觉得非常遗憾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的当时或许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比如,对一些重要的文物的辨识和保护等等,而相较于城市,在人烟稀少的农村此类现象则更为凸显。
文物
01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中断文化传承的古老国家。中国疆域辽阔,年代久远,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几千年来有着很多珍贵且令人惊叹的文化遗产,有着灿烂的文明传承,自然也有着众多的古董文物。不过,岁月尘埃的威力使年代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被淹没在风云变幻之间,也就不用说那些文物了。以至于它们经常会在一些犄角旮旯里埋藏着,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当然,这沧海桑田的变化难免会让一部分文物受到伤害,不管是建造楼房还是挖掘田地,总之在此过程中,现代化的工具,经常会把一些珍贵的东西损坏掉,非常让人揪心。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更让人痛心了,在老百姓的眼里,文物有时候就是个破铜烂铁或者旧年代的玩意儿,没有专业的鉴别能力。于是,就容易产生这么一种现象:老一辈子人在偶尔见到一些陈旧的东西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想到这是文物,或者说在他们的脑海里压根就不存在“文物”这一概念,于是就弃之如敝履,其实这些看似没什么用的旧东西,可能是考古方面最为珍贵的资料。
02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姓陈的老人,他住在重庆的一个村子里,经常会去嘉陵江上捕鱼来补贴家用。
有一天,他又来到江边划着船去打鱼,撒了几次网都不太满意,于是就向江里面又划了一段距离。这次下网后觉得提上来的时候很沉,心里还挺高兴,觉得是碰到鱼群了。谁知道把网拉上来一看,里面一条鱼没有,只有一个很旧的铁柱一样的东西。看样子非常大也显得特别重,他也看不出来什么,就带回家去,称了一下有九十多公斤,高度有七十多厘米的样子。看着这个铁疙瘩他心里是不开心的,任谁捞鱼捞出这么一个玩意儿心里也不得劲儿。仔细看看,这个铁柱明显不是个完整的东西,残破不堪,外面还刻着几行文字,可惜他也不认识。就这样,陈老汉便觉得这就是个废铁,可能不知道什么原因掉到了嘉陵江里被他倒霉捞了上来。
这么个又高又破的玩意儿,搁家里也没啥用,于是他决定明儿一早就卖给废品收购站算了。于是第二天他就和家里人一起把这个铁柱子运到了废品收购站,论斤卖卖了65块钱。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工人工资也不过几十块钱,所以这60多块钱还真的让陈老汉心里挺开心的,好歹这个铁疙瘩很重,卖的钱不少。可惜这个时候他也没想到他心里认为的铁疙瘩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
就这样,他捞到一个铁疙瘩的事情很快传开了,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一听觉得不对劲儿,于是赶紧跑到收购站去找到那个铁家伙。因为太重了,所以花了二百多块钱才得以运回文物局。到了局里给专家教授这一鉴定,竟然是一个铁桥墩,而且还是汉朝时期的文物。这个汉代的铁桥墩是我国至今为止最完整也极具研究价值的大型铁器,显然,如此大型的文物在考古方面的价值根本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不过,实际价值经专家估算,大概有三亿元左右。不知道如果陈老汉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结语
所以说,有时候即使不懂,也要保持敬畏,不要太过于计较当时的得失。对于这件文物来说,遇到陈老汉就是珠玉陷于污泥,光芒不再,以至于被当成个垃圾卖到了废品站里。好在相关人员及时发现,才得以令其彰显出自身的价值。时过境迁,如今这件文物在四川博物錧里,已经成了镇馆之宝,毫无疑问,这才是它应该待的地方。
文物对于普通人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因为它的稀有以及工艺上的独特性,代表的是无可取代的艺术价值。这样一来很多人都会通过收藏文物去盈利,但实际上,我们应该关注文物的历史意义,因为文物本身就有着探寻历史的作用,可以透过它的特征,完成对历史的追寻,从细枝末节处感悟前人留下来的智慧,把握历史的脉搏,通过更近的距离,了解到同时期的人文景象。
01
这其实启迪我们,应该注重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而并非是将其当做一种牟利之物,把它的定位放在商品中。至于将捡来的文物卖掉的做法更不可取,因为可能会让文物流通于市场上,不能使其发挥历史价值,为后人带去感知历史温度的机会。四川老民从岷江捡到一枚黄金印章,转手800万卖掉,结果怎样?事情还要从这位老农的经历说起,谁也没想到获得如此一笔财富的老农会大祸临头。
岷江作为四川尤为重要的一个水流,本身就为周遭民众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和资源,四川依仗岷江成为了天府之国。但是岷江在为民众造福的同时,也会因为水势带来灾难,尤其是多雨季节,在雨水的影响之下,岷江会发生决堤,两岸人民受到影响。为了能让岷江有着更可观的作用,7年前,水利部门针对岷江展开了河道治理,而这项任务自然要有专业人士去做,一支水利修建队伍奔赴岷江。
02
让人意外的是,在修建河道的过程中,却有了意外之喜。工人们在修建之中突然发现,河道淤泥潜藏着文物,几个银锭赫然出现,虽然一时间看不清朝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是前人留下的印记,换言之这些银锭其实是古董。没能受到诱惑的村民们顿时兴趣盎然,因为这些文物可能会让他们飞黄腾达,一时间很多人前往岷江?寻宝?,他们拿着各式工具在岷江河道中找寻宝物。
而四川的老民吴三石就在寻宝过程中,真的有着巨大收获,他的潜水技术很好,因此能够直接在水下找寻文物的踪迹。但寻宝并非易事,一来难以找寻,再者岷江的水势复杂,导致多次潜水的吴三石一开始没能找到宝贝,但他不死心,甚至购买了潜水服、氧气瓶和金属探测仪,誓要找到一些能够让自己改变命运的宝物。在一天深夜他趁着江边没人潜入水下,在连续三天的追寻后,终于获得了收获。
03
这位四川老民从岷江捡到一枚黄金印章,本就是好吃懒做的他,认为这是命运的转机,也因此并没有怀揣着对于文物的尊重,而是将其当做发家致富的法门。拿到了印章的第二天,吴三石就前往博物馆找寻专家,希望能看看这枚印章的价值。专家看到这枚印章造型精美,经过细腻的观察,专家认为这是明张献忠的印章,并阐明这枚印章的历史研究价值很高,至于真实价格无法估量。
结语
没想到吴三石非但没有将其上交,反而是转手800万卖掉,结果怎样?吴三石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制裁,警方在一桩文物走私的案件中找到了很多文物,其中就包含着吴三石发现的那枚印章。在理清线条后,警方找到了售卖印章的源头,并将其抓捕。要知道倒卖文物是触犯法律法规的事情,也因此吴三石最终受到了法律制裁。这样的教训其实让我们认识到,在面临利益引诱时,也需要将文物的历史价值放在首位。
本文来自作者[仁殿洁]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8%A1%97%E5%A4%B4%E5%B7%A5%E5%9C%B0%E5%B7%A5%E4%BA%BA%E5%8D%96%E5%8F%A4%E8%91%A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仁殿洁”!
希望本篇文章《街头工地工人卖古董》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后果到了现代社会,还是有着其些许残留思想。不难发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丰富了而精神层次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让人觉得非常遗憾的事情。这些事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