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奉上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请你参考:
一、简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二、详解: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2]民间书法高人写春联4-对联 推荐视频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三、历史渊源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4]婚庆对联源文件__PSD分层
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5]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四、分类: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6]
3、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通常是由两句呼应对仗的短小文句组成的。它的特点是形式简洁、内容丰富,一般用于横批、门楹、宣传标语等地方,并以节庆、喜庆、吉祥等为主题。
对联起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风格。对联的创作通常要求短、精、巧、美,即要求两句文句相对,结构平衡,字数相等或相近,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于哲理和文化内涵,并且读起来要简单、流畅、感人,既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又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和心灵。
对联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而且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来,对联创作的旺盛活力和广泛传播,也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和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这些基本知识,对联还有一些特点和分类。具体来说,以下是对联的一些特点:
两句呼应。对联的一个特点就是有着两句文句的呼应关系,通过遣词造句、对仗押韵来起到互相对答,呼唤、增添意境、加强语言感染力等作用,使对联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平仄对偶。对联中要求两句文句的音韵一致或相似,句式对称对仗,平仄对偶紧密配合,使其更加韵律优美。
富有文化内涵。对联的内容通常涉及哲理道德、历史故事、文学典故、地方特色、风俗习惯等方面,这种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也使得对联具有广泛的应用场合和社会价值。
方便传播。对联的短小精干可以使其快速被人们接受和记忆,也方便在不同场合传播和推广,成为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途径。
根据用途和形式的不同,对联也有一些分类,如门楹对联、横批对联、诗联、笑话对联、童话对联等等。这些对联的分类和不同形式,也反映了对联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多元化和丰富多彩的特点。
本文来自作者[春泉润]投稿,不代表木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x3.cn/ef/-%E5%AF%B9%E8%81%94-%E6%B1%87%E6%80%BB%E7%9F%A5%E8%AF%86%E7%82%B9%E5%AD%A6%E4%B9%A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木木号的签约作者“春泉润”!
希望本篇文章《-对联-汇总知识点学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木木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为您奉上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请你参考:一、简介: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